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

無聲無息的,和烏鎮道別


“人人都說江南好,遊人只合江南老。春水碧於天,畫船聽雨眠”。江南一直是優美的所在,是解不開的情節,是拋不掉的相思,是忘不了的前世緣。
——題記

有人說,如果沒有黃磊和劉若英的那次造訪,烏鎮也許會更加安靜淳美。但想想,兒童枱椅也幸虧了他們那次驚鴻的回望,讓更多人記住了烏鎮的的似水年華。
曾在電視廣告中記住了劉若英的那句廣告詞“來過,便不曾離開”。於是,烏鎮便定格在我的腦海裡,成為我深深的思念。
粉牆黛瓦,小橋流水人家,這就是詩化的江南水鄉——烏鎮,中國最後的“枕水人家”,是拋卻了萬般奢華之後的一個古樸簡約的夢境。在這個初夏,我有幸一睹。
水是烏鎮的魂,一切景致應水而生。烏鎮的河道縱橫,嫋嫋婷婷,伶伶俐俐。一代代流淌過來,攜了一串串故事。
在烏鎮,流水是有情有意的,它捨不得消褪古鎮的美,反而送它歲月沉澱下的氣質與情節。烏鎮所有的房屋,都是臨水人居、面水而據、跨水而居。臨水入影的一家家老宅,斑斑駁駁,古色古香。和其他古鎮不同的是,烏鎮沿河人家還有很多懸水而建的木樓,稱之為“水閣”。它空架河流之上,三面有窗,憑窗可盡覽市河風光。柔風中遠遠看去,水閣像水面上悠悠搖過的烏篷船。流水不停,舟行不斷。船棹泛起的柔波使水閣仿佛也在飄搖,香港如新活像一幅水墨畫。
有水就有橋,橋的出現會讓人倍感親切。
烏鎮的橋很多,據歷史記載,古時的烏鎮百步一橋,最多時有124座。而今,已多半毀去,但單是剩下的仍還有49座。浮瀾橋、通濟橋、仁濟橋、逢源橋……數亦不勝。橋的樣式也很豐富,有平橋,有拱橋,有廊橋,有單拱虹跨,還有雙拱連理。站在橋上遠望,青簷錯落,小船停泊。微風過處眼前,石板青磚顯得愈加縹緲。於是心情也如在水中洗過,安靜、寧和。橋是烏鎮交通的紐帶,連接著四通八達的河渠,連接著高門幽巷,也連接著過去與未來。烏鎮因為有了橋,而無一處不通,無一處不透,橋讓烏鎮有了玲瓏之感。
廊棚是江南水鄉獨有的風景,烏鎮的廊棚很別致。
它不比北方園林中的廊棚呆呆板板、只為造景矗地。自然,沒了生趣,也就了無情調。而在江南,廊棚之下是百味生活——春夏秋冬的季節交替,似水年華的漸漸老去,臨水而居人們的一日三餐。烏鎮的廊棚順河而建,傍河而走。不比西塘廊棚平直延伸出去,它蜿蜒曲折,綿延不斷。河有多長,廊棚就有多長,無論你在哪裡,橫豎都有廊棚為你遮擋。走累了,就倚在廊下憑欄望水。這一刻,寧靜蕩滌浮生的塵埃,仿佛時間都凝滯了,天空也在水面上延伸了。
淳美之外,要尋的另一方深幽,我鑽進了一條古老的小巷。踩在青石板上,心底頓時沁入了絲絲水鄉人文的氣息。在窄窄的巷子裡穿行,水鄉潮濕的風徐徐漫入心扉。小巷寬不過三尺,狹窄而幽長。高高的青灰圍牆把天空擠成窄窄的一條藍色絲帶,很美。一個長髮女孩撐著傘經過,伴著青磚黛瓦,木柵花窗,我恍如看到了戴望舒筆下結著丁香般憂愁的女子,撐著油紙傘,最是那一低頭的嬌羞。
烏鎮是一首詩,寧靜樸實。和西塘婉約雅致的小家碧玉相比,烏鎮就是典型的大家閨秀,沉穩凝重,更加精緻,且悠然自得。
我相信,大多來過烏鎮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產生想在此居住的念頭,我也毫不例外。但我深知,烏鎮與我,都只是彼此擦肩、匆匆而過,僅此而已。烏鎮不屬於我,我也不屬於烏鎮。如果說江南是一冊古意豐厚的書卷,那麼烏鎮該是一個清麗秀美的封面。走過烏鎮,我不過是輕淺地翻開了其中的一頁。歸人太少,過客太多。烏鎮,它不會記得過客中的我,而我卻將它的美定格在了記憶裡,一如珍藏著茅一楨精美書簽。
對這個夢幻般美麗的江南小鎮,我們只是浮光掠影中的短暫相逢,說感情有些牽強,說不舍有些矯情,而對它最好的愛該是遠遠的離開吧。
弱水三千說,烏鎮適合觀賞,nu skin 如新適合抒情,適合相遇。而此刻,當我決定將所有的感受鎖進我的一紙間時,我則感覺所有的抒情都是浪費,所有的讚美都是多餘。而唯有那樣靜靜地走過才是真實。
臨風懷古,心溺淳美。一橋、一廊、一弄,內斂的華質,盈盈的靜美。令人彌足回味。
我緩緩的,靜靜的,無聲無息的,和烏鎮道別。
來過,便不曾離開…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